1.中国最历害的玄学大师是谁呢‘?
邵伟华,我国著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
出生于1936年12月,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圳。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
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1985年受到中央国防科工委张震寰副主任的亲切接见;1989年被接收为国际易经学会会员;名著《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从1990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周易》热"的热点。
1991年被应邀去新加坡、泰国讲学,因教学有方,预测准确,被新加坡授予"易坛泰斗"崇高荣誉称号,被国家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1993年在湖北省创建了“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5年被列入《世界十大异功奇人》;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学术刊物《周易与应用》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同年在泰国创建信息预测公司。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的学术杂志,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
"他为把易学应用走出国门,1996年在泰国创建了曼谷邵伟华信息预测总公司。由于应用研究成果显著,不仅国内外常有报刊杂志争相报道,而且海内外出版他的自传就有四种版本。
1997年列入《世界名人录》,同年10月和夫人陈园受到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伍绍祖的亲切接见,被列入《东方之子》1998年11月8日与夫人陈园被国家有关部门邀请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联合国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同年被列入《世纪名流》;1999年和夫人陈园被列入《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华魂》,在《人民日报》社主编的《中华大地》2000年、2002年特刊上,对其为社会作出的特殊贡献和科研成果予以了专题报道。2000年又录编《特区风流》和《留下世纪的回忆》,因他在破译人的生物遗传密码的基因研究方面成就卓著,2000年底被美国有关单位邀请去作学术报告;因他在《周易》等信息科学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突出贡献2001年10月被写进《丰碑——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与辉煌》的党史(风采卷),并明文写上:“《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邵伟华”,这是党对我国传统文化——《周易》行业的代表人物邵伟华先生的鼓舞与鞭策。
2005年元月8号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国家分部颁发了工作证。其21世纪初又出新作《流年运程》(又名《请注意你在XX年基因的动向》)革新了过去生肖流年吉凶千篇一律的不科学说法。
邵伟华现任广东邵伟华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邵伟华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董事长;美国世界奇人协会副会长;中国易经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情研究员;“古文化周易行业”荣誉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其传略被收录《中国风水家辞典》(高占全主编)、《中国易学家辞典》(高占全主编)。
2.院设计风水禁忌有哪些呢?
1、庭院中央不宜种大树:庭院中心不宜种树。
大树居中,容易挡掉房子的阳光,不利于采光。另外,如果是落叶树经常掉叶,难于清扫,也有碍美观和卫生。
此外正对自家大门的位置也不适宜种树。 2、水池形状半圆形猪腰形最佳:传统住宅庭院的水池多数设计成类似于圆形的形状,常见的有半圆形、猪腰形等。
古人认为,住宅前有半圆形水池,圆方朝前,是可以带动财富效应“大吉”格局。需要注意的是,庭院水池不宜设计成葫芦形,也不宜设计呈上弦月形,更不宜设计成出现尖角的多边形状。
3、围墙形状宜圆形或方形:根据风水学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的原则,长方形围墙的取用最为广泛。围墙不可呈“前宽后尖”形,有如前宽后尖的屋形一样,主退财;也不可呈三角形的围墙,易使家人倍感压力,感情、健康、事业易受不良的负面影响。
3.名人对圆明园的评价
…………乾隆是满族人,但是,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
他能写诗、填词、作文、绘画,书法也有一定的水平。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对于造园,他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在《清漪园记》中说:“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
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他认为,有了昆明湖、万寿山这样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必须有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来加以点缀。
建筑之于湖山,是文和质的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是,这种点缀,并不是草率从事,而是刻意经营。
圆明园的100多个景区,都是建筑和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构成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从圆明园的造景,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圆明园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筑在形成圆明园风貌中的重要作用。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三楹。
西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
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乾隆在《平湖秋月词序》中说:“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
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
苏公,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公堤,就是他任杭州太守时为治水而修筑的西湖中的长堤。
“苏公堤畔”四字告诉我们,这一景区是模拟西湖十景中同名的一景。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
门三楹,南向。正殿七楹。
殿前东为畅襟楼,西为神州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为日月平安报好音。
由蓬岛瑶台东南度桥为东岛,有亭为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正宇三楹。
乾隆在《蓬岛瑶台诗序》中说:“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苕苕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
李思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这一景区,就是他的代表作《仙山楼阁图》的再现。
…………上下天光之西,折而南,度桥为杏花春馆。西北为春雨轩。
轩西为杏花村。村南为石间壑余清。
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北室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乾隆在《杏花春馆诗序》中说:“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
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灿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瓜。
识野田村落景象。”这里的景色,和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的意境是何等相似啊。
…………海宁陈氏的隅园,是江南名园之一。1762年乾隆南巡,驻跸于此,赐名安澜园。
因“喜其结构致佳,图以归”。就修葺四宜书屋之便,“左右前后,略经位置,即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
因为该园的蓝本是海宁的陈园,于是,这座园中之园也被命名为安澜园了。安澜园之正宇五楹为四宜书屋,东南为?经馆,又南为采芳洲,其后为飞睇亭,东北为绿帷舫。
四宜书屋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又西南为涵秋堂,北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楼北度曲桥为染霞楼。对于这些建筑,乾隆一一题咏,称《安澜园十咏》。
…………1980年10月,侯仁之先生在《圆明园》一文中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
在今天,对圆明园遗址的整修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侯仁之先生并不反对恢复建筑,只是把“重点恢复一些景区”作为正式开放以后“再逐步考虑”的问题。
而恢复景区是必然包括建筑的。20年过去了,重点恢复一些景区的条件已经成熟。
我认为,在侯仁之先生提出的“以水为纲,以木为本”两条之后,有必要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至于恢复多少建筑,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决定。
恢复建筑,要有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争达到最高水平。
只有这样,这座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世界名园才能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