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年(七)-《免疫人生》
第(3/3)页
白父是胶片厂的一线工人,白母是胶片厂的统计员。胶片厂效益很好,两人的收入也不错。
白薇姐弟共三人,老二白玲一出生就被送回农村老家交给白奶奶照顾。
老三白亮出生未足月,白氏夫妻遭到“热心群众”举报,之后白家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十年代末,正是生育政策最严格阶段,超生两孩,还刻意隐瞒二胎,在当时已算是“弥天大罪”。白家不仅缴纳了一万元的巨额罚款,白父还被调到库房工作,工资腰斩,而白母则直接被开除厂籍。
白家的生活瞬间滑落谷底,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白薇薇虽然考上了一中,但家里不打算继续供她上学。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光学费就需要每学期160元,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每年至少四百元。那时白奶奶已去世,十二岁的白玲也从农村回到了家,白家的生活更加窘迫。
在那个家里,只有白亮才是白家的“希望”,才值得大力培养,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女儿初中毕业就足够了,上学上的再多,嫁人后也是“外人”受惠,对白家无益。
李恺也不知自己是中了什么邪,好像并未犹豫就把她带了回来。
或许是因为两人前世分手时,面对白薇的苦苦哀求,自己走的太毅然决然吧。
那时的李恺,只是个普通人,虽然重情重义,但也会本能的趋利避害。白家这样的家庭,就是“无底洞”,他并不富裕的身家,根本经不起折腾。
“伏地魔”,无药可医。
但深究起来,似乎是他过于“绝情”。
从那以后,白薇在周末和节假日会到茶室来“工作”,负责保洁工作,有客人时兼职沏茶倒水。而茶室除了负责她所有的学习费用,每个月还会发给她六百元的工资。
白父那里,因为这六百元的“意外之财”,这三年也没有来找过麻烦。
“他们给你,你就收着,要好好学习,要开心生活。他们不在乎这些,而你正好需要而已。”李恺不在意的摆摆手。
第(3/3)页